3D打印技术,帮助12岁少女成功保肢
湖南日报7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王丁玲 彭璐 周峰)“让更多孩子带着自己的双腿去追逐梦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7月17日,湖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徐学政主任医师介绍了科室近期在儿童骨肉瘤治疗领域的新突破:团队借助3D打印技术,成功完成省内首例儿童胫骨远端定制化假体保肢手术,为12岁女孩小雅(化名)保住了左下肢,让她重新拥有了站立和行走的可能。
今年3月,家住娄底的小雅体育课后左脚踝开始隐隐作痛,家人以为只是崴脚,没想到两周后疼痛反而加剧,还伴有局部肿胀。到当地医院检查,X线片提示胫骨远端有可疑病变,转诊至湖南省肿瘤医院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骨肉瘤。
“胫骨远端的骨肉瘤在儿童患者中占比约10%,其位置紧邻踝关节,手术切除的空间非常有限,一旦处理不好就只能截肢。”徐学政表示,但孩子正值生长发育期,截肢将严重影响外形、走路、脊柱发育及心理健康。
“过去40年,骨肉瘤5年生存率从不到20%提升到约70%,但截肢率始终偏高。”徐学政告诉记者,随着3D打印技术的出现,能让假体和韧带重建孔、关节面结构可以“一体化”设计,如此一来,假体可更贴合患者骨骼,术后功能也更好。
为了尽可能保住孩子的腿,医院迅速启动骨肿瘤MDT(多学科会诊),影像科精确测量肿瘤边界、外科医生综合评估骨力线和关节稳定性需求,并与国内3D打印中心合作,设计专属的个性化假体。
最终,专家团队制定了一个“量身定制”的保肢方案。手术历时3个小时成功完成。下一步,小雅还将完成后续化疗,并在运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平衡和肌力训练,让这条“新生的腿”更有力量。
据湖南省肿瘤医院统计,自2018年开展个性化假体置换以来,儿童胫骨远端骨肉瘤的截肢率从65%下降到不足10%。
“即便如此,家长们也必须及时关注孩子的骨骼、关节的健康。”徐学政告诉记者,骨肉瘤好发于10-20岁的青少年,常常被误以为是“长高的骨骼疼”或“运动扭伤”。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疼痛、夜间痛或局部肿胀,一定要尽早就医,完善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规范化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